周末海陵車間制造部組織去安徽宏村游玩,大家興高彩烈,特別開心,我們早早的在海陵藥業門口集合。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縣東北部,村落面積19.11公頃,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寧紹熙年間(公元1131年),至今800余年。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、雷崗山等,地勢較高,常常云蒸霞蔚,時而如潑墨重彩,時而如淡抹寫意,恰似山水長卷,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,被譽為“中國畫里的鄉村”。 南湖位于宏村南首,建于、明萬歷丁未年(1607年),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歷年間,樓舍連棟,高低錯落,人口繁衍,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,又在萬歷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,鑿深數丈,周圍四旁砌石立岸,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,建成南湖。湖成大弓形,湖堤分上下層,上層寬4米,原來古樹參天,蒼翠欲滴,軀干青藤盤繞,禽鳥鳴唱,還有垂柳,枝葉婀娜,像臨鏡梳妝的 少女,把秀發灑向湖面水中。湖面綠荷搖曳,鴨群戲水,別有風格。 月沼,老百姓稱月塘,就宏村宏村是所謂"牛小肚"。月沼,建于明永樂年間(公元1403年--1424年),當時宏村出了個汪思齊,他發現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,冬夏泉涌不息,汪思齊,三次聘請海陽縣(今休寧)的先生何可達,并族內高輩能人,"遍閱山川,詳審脈絡",制訂擴大宏村基址及進行村落全面規劃牛形水系藍圖,引西溪水繞村屋,其牛腸水圳九曲十彎,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處建月沼池塘,以蓄條內陽水,供防火、飲用等。 水圳建于明永樂年間,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,總長1200多米,繞過家家戶戶、長年清水不斷。宏村人的祖先很會利用自然溪水來做文章,他們在宏村的上首浥溪河上攔河建石壩,用石塊砌成的數米寬的人工水渠,利用地勢落差,把一泓碧水引入村中。水圳九曲十彎,穿堂過屋,經月沼,注入南湖,出南湖,灌農田,澆果木,重新流入濉溪,滋潤得滿村清涼,使靜謐的山村有了動感,創造一種“浣汲未防溪路遠,家家門前有清泉”的良好環境。 宏村村口,可見到兩棵有500年樹齡的古樹。這兩棵大樹,一棵叫楓楊樹,當地叫紅楊樹;一棵叫銀杏樹,當地叫白果樹。北側的紅楊樹高19米,圍6米,需4、5個人才能合抱,樹冠形狀像一把巨傘,把這村口數畝地籠罩在綠蔭之中。南側的白果樹高20米, 形如利劍,直刺天空,因為銀杏是世界上稀有的樹種,而這棵銀杏又有500歲,所以大家把這棵銀杏稱為村口“瑰寶”。這兩棵大樹是這牛形村的“牛角”,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征。 我們游玩的很開心,團體活動促進了大家的工作凝聚力,大家為了以后的工作能做的更好,希望海陵多組織點集體活動。 大容量注射劑1號車間 李國衡
|